为更好备战2025年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,现启动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内选拔赛暨遴选2024年大学生创新项目工作,面向全院师生征集参赛作品,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比赛背景
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(以下简称“挑战杯”)是由团中央、教育部、中国科协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全国学联、省级人民政府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、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,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“奥林匹克”盛会,每两年举办一届。自1989年第一届“挑战杯”举办以来,“挑战杯”竞赛规模发展到包括港、澳、台地区在内的全国2500余所高校,已成为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领域中层次最高、规模最大、参赛范围最广的群众性赛事,是当代大学生展现课外学术创新成果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。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于2025年下半年在南京大学举办。
二、参赛对象
参赛学生须为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(不含在职研究生)。
三、申报要求
1.申请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。
2.申请参赛的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。申请个人作品的,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%以上的研究工作,作品鉴定证书、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,合作者(仅指作品,非论文、专利等)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;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,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,均需申请集体项目。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,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为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作品。鼓励学生跨学院组队参赛。集体作品的团队成员(含申报人)不得超过7名。
3.参赛作品应突出前沿性、科学性、先进性和应用价值,优先鼓励在前沿学科、新兴学科、交叉学科和特色学科领域中选题,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(以解决热点、卡脖子、前沿问题为最佳)。
四、作品分类
申报参赛的作品按照学生学历分本科生组、硕士研究生组。作品分为科技发明制作、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、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三大类。
1.科技发明制作类(原则上立项数量不低于60%)
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、B两类:
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、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;
B类指投入较少的发明、制作等。(科技含量不低)。
科技发明类作品所属领域分类如下:
A.机械与控制(包括机械、仪器仪表、自动化控制、工程、交通、建筑等);
B.信息技术(包括计算机、电信、通讯、电子等);
C.数理(包括数学、物理、地球与空间科学等);
D.生命科学(包括生物、农学、药学、医学、健康、卫生、食品等);
E.能源化工(包括能源、材料、石油、化学、化工、生态、环保等)。
选题关键点:选题前沿+需求急迫+应用价值大
2.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
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科生参加。作品分类同科技发明制作A—E类。
选题关键点:选题前沿+需求急迫+科学价值大
3.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
作品所属领域限定在哲学、经济、社会、法律、教育、管理六个学科内。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、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、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,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。
选题关键点:站位高+特色鲜明或题材新颖或情怀深厚或紧扣热点+社会价值大
五、推报要求
1.学院将根据作品所属的类别与专业,自行聘请、组建“挑战杯”院内评审与指导专家组,对本学院的项目进行决赛评分与指导。院级决赛要求采用项目展示、答辩的形式进行。
2.作品要求与评审参考标准见附件1,在院赛选拔层面,建议以选题为主,兼顾已有成果。
3.学院推荐参加校赛的作品数量下限是5件,上限是8件。研究生作品不超过50%,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本科生作品。
4.10月9日,参赛队伍进行院内作品选拔;10月14日完成推荐作品的修改并提交至校赛。需提交材料为项目汇总表(附件2)、作品申报书(附件3)电子档,请于10月8日下午17:00前发送至邮箱:89530699@qq.com。
学院联系人:郭佳、林涵懿 0516-83590766
伟德国际victor1946
2024年9月26日